保持节奏的下半场

2021-09-17

0

今天夜间雾转晴,西南风一级,最低气温17摄氏度。

又是一年秋风起,不工作已经三月有余。之所以说“不工作”而不是“不上班”,是因为确确实实没有做任何与“工作”相干的事,甚至是平时的行业交流与资讯信息也全然忽略了。这段时间我蜗居在北京南城附近租来的房子里,这个小区跟我年纪相仿,因而下一次楼颇麻烦,我也就过上了深居简出的日子,平时很少出门。

起初作为“自由人”的时候,我给自己制定了周密丰富的学习与进修计划,时间安排的井井有条仿佛想以此弥补之前上班时遗失的时光,但坚持了不到一周便放弃了。其实与其说是放弃,倒不如说是从心底里厌恶这种紧凑高效的时间规划而刻意摆出叛逆的姿态虚度时光。节奏紧张的一线城市,人人都在追求效率,积极阳光,奋斗不止,精疲力尽,我就偏不。

实际上真的让人整日无所事事的活着从社会学角度看更像是一种刑罚,人之所以生生不息的活跃在社会中,依靠的是人际之间的认同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当这些东西不在了,随之产生的就是无尽的无聊。晃了一个月后我便开始无聊起来,甚至劳而无功的把家里所有不顺手的细节都替换了一遍。

1

最终使我解脱的是由于长期劳损最终致病的右臂,最疼的时候完全无法通过上肢力量从床上爬起来。因为实在太无聊了以至于我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不致命的癌症,跑了三家医院最终诊断——劳损性筋膜炎。因为右手长时间处于架空状态,致使肌肉萎缩,肩膀无力承担右臂导致,医生的建议就是把肌肉重新练回来。这下总算有事干了,隔三岔五的去健身房撸铁或者游泳,估计教练也会诧异,居然有人主动跑来深入了解一下游泳健身。干了这件事我也就明白为什么清朝八旗子弟最容易被骗钱了,因为太无聊了也不愁钱所以有点什么新鲜事都想试一把,幸好我没什么钱。

因为有了运动的必要习惯,无聊的生活也开始逐渐有了点节奏感。身体的感觉找回来了,就想起来年轻的时候练截拳的光景,所以另一项行动也就顺理成章了,打坐训练。不过我可没年轻时那股中二劲儿了,所以用冥想代替,好处是不用特定姿势,也没那么神经兮兮,家里没人的时候就可以,坐着躺着都随便。网络上把冥想吹的天花乱坠仿佛到了境界就能立地成佛,再不济也可固本培元,不过我修行不够,也就图个养神。原本是想问问健身馆有没有瑜伽课的,可看了眼教室里都是穿着紧身裤动起来有如大号青蛙的女性消费者,也就作罢。

估计很多像我一样的人都有过一个计划,等到放假了一定要把买过的书都读一遍,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来着,也就想想吧。算上我儿子的《The Baby Broke》故事书的话,总共看了两本半,还有一本《刺杀骑士团长》和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的《极简欧洲史》。设计类的书我是坚决一个字都不看了,腻了。绝大多数都是浅尝辄止更多讲入门概念的口水书,看完总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听一席话”的寡淡感,都是骗稿费赚名利的。虽然存货没怎么消化掉,新书却是买了不少,这里面有一本《The Chrysanthemum and Sword》是我接下来准备要看的,至于其它的,估计下次搬家的时候会动一动吧。

《The Chrysanthemum and Sword》据说是二战时期一个美国女作家写的关于日本文化的书,据说把日本文化聊的很透彻,据说她从没去过日本,据说这部书被日本政府供在博物馆让国民学习本国文化,这特么就离谱呵。它的中文译名叫《菊与刀》,我千辛万苦从别人手里淘到国外出的版本,其实国内很容易买到中文版,不过我是想看完整的版本,上学的时候看够了“节选”。之所以决定啃下这本生肉,也是源于这段时间决定把英文好好学学。我其实是三十岁才开始正经学英文的,上学的时候英文一塌糊涂,奇怪的是设计类文章我不用翻译也大致能看懂,可却连日常打招呼问路也不怎么会。以至于一开始和外教交流,就像两个尼安德特人,从体毛上看,我似乎比他进化的高级一些。

一开始决定要重学英语也绝不是什么好胜心或工作需要,单纯的就是出于对教育下一代的焦虑。我可不想当那种把自己未实现的目标寄托于孩子身上的家长,当然也不是说完全不激娃,要本着“我不会的技能绝不逼孩子学”的原则激。所以为了以后能理所当然的激娃,就得先激自己。前段时间听说国内很多城市降低了学校英语教学的权重,一开始我还有点匪夷所思,想了几天也就释然了,双减对孩子身心发展是好事,反正根据我上学的经验,之前的教法也不对,不如我自己教。比如英语应该先学听说再学读写,再比如数学应该重推导忌硬背等等,总之我上学那会儿都是满拧反着来。算了,我自己来吧。

2

转眼三个月了,每天健身、游泳、冥想、学英语,偶尔象征性的看看书,因为早起要送孩子去幼儿园,索性也不太熬夜了,没想到在临近三十四岁时身体却反而逐渐恢复了年轻的状态,而同时我也找到了让自己舒服的生活节奏。再过一年多就三十五岁了,根据中国男性平均寿命,减去尿床的前几年和后几年,再减去只知道吃不知道赚的前十几年和后十几年,我的活跃人生已经过半,接下来就要进入下半场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床上冥想,五分钟后开始走神,我就想这种自由的节奏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可惜不能被塑成金身供在庙堂,因此也赚不到钱。第二天和媳妇儿聊起这个想法,她说真正的自由源于自律,你这是懒散。于是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个层面,人活一辈子是为目的还是为了过程?如果我能保持自律,死的时候那就是自律了一辈子啊,什么是自由呢?瞬间一个歪理邪说油然而生,我反驳道:“如果你想行善布施,但前提是要先贪赃枉法,为何不一开始就不作恶,也不去想行善布施,那就是最大的善了”。这,不就是躺平么。

虽然我戏谑是歪理邪说,但心里还是产生了一点小想法,既然我关注生活的过程,为何不保持这种舒服的生活节奏,探索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呢。其实回想这几个月我所做过的事情,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我价值,但没有一件是强迫自己自律而做的,要么是出于爱好,要么是出于本能。我认为自律一定程度上带有自虐的成分,而我所做的这些事只是出于某种热忱而非执念。

记得我从小学起就偏科,小学数学好,因为总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教具可以摆弄。初中语文好,那会儿看了很多“闲书”,爱看,看多了就爱写。高中计算机好,还真不是因为玩游戏,而是阴差阳错的搞到一本《凯文·米特尼克》,觉着这人真酷。大学偏科最严重,学的好的科目满分免考,学的差的科目也免考(被老师轰出来)。不知道是不是到岁数了,还是我人一贯如此,总之现在少了奋斗的热血,多了修行的耐心,生活和工作的状态也逐渐偏科,我愿意替那些终日劳而无功的人们探索一条路,反正也是劳而无功,不如不计功过。

3

六月初我和朋友一起策划了这个公众号,一开始两个人雄心勃勃斗志昂扬,一副要干翻行业打出一片自留地的魔怔。我们甚至做了周密的计划,严谨的排期和配合机制,搭起了协作平台,为此还画了商业看板做了一番受众调研。然而众所周知,自媒体这个东西,看的就是内容的专注与持续,这两个因素我们似乎都没做到,回头想想这就是个因果链,因为内容不够专注,所以无法持续,无法持续的输出导致话题越来越分散,最终人困马乏,效果还不佳。

别拿你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吃饭的家伙。这话说的在理儿。这么看来,这个号一开始就是奔着“争一席之地”去的,何必呢。如果按照我目前的状态,索性不去搞什么体系,也不要好为人师的把大家分成三六九等,权当是个能说话的平台,聊聊见闻,谈谈心得,茶余饭后聊以慰藉。《行为学》中有个论点,在聚焦人群的同时,要主动排异掉非目标人群。那看来我首先得推开那些尚存一丝执念的痴男怨女们了。再不想把人叫“用户”、“受众”了,能不能把人当人看,叫“读者”不好么。